
医院简介 / Hospital introduction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创建于1945年,已发展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的口腔医院、口腔医学院和口腔医学研究机构,作为市属三级甲等口腔专科医院,隶属于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医院现分为天坛部和王府井部两院区,天坛部位于古老的天坛公园西南侧;王府井部位于北京市王府井中心商业区的锡拉胡同。依据北京市政府规划要求,医院按照“一址多点”的布局要求,天坛部拟整体搬迁至丰台区花乡地区,迁建工程项目已于2019年正式奠基开工。
7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医院遵循“严、精、勤、谨”的院训,坚持严谨的科学态度,追求精湛的医疗技术,全心全意为广大患者解除各类口腔疾病的困扰,营造舒适和谐的就医氛围,获得双十佳人民满意医院、首都文明单位标兵等称号,是北京市干部保健单位。目前医院总占地面积2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3312平方米。共有职工1100余人。
医院设有16个临床科室和5个医技科室,诊疗椅位298台,病床编制100张,开放63张,可治疗各类口腔颌面疾病。2019年门急诊86万余人次,日均3400余人次,年收治住院患者2600余人次。首批获得口腔类别4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包括口腔颌面外科、口腔修复科、牙体牙髓科、口腔正畸科。是国家医学考试中心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和考官培训基地(口腔类别)。北京市口腔医疗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自2005年成立以来,医院连任主任委员单位,为规范北京地区口腔医疗机构执业行为和促进口腔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发挥了重要作用。2017年6月启动成立以北京口腔医院为核心医院的口腔专科医疗联合体,积极响应京津冀协同、首都带首府等政府任务,与外省市多家医疗机构签署了医疗技术合作协议,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多位医师被各级政府选派参与援疆、博士团服务、人才京郊行等服务工作。
医院同时拥有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全牙再生与口腔组织功能重建实验室”,北京市国外科技合作基地——“口腔组织功能重建”,首都医科大学“口腔颅颌面畸形临床诊疗与研究中心”,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国家干细胞临床研究备案机构。以王松灵院士、白玉兴教授、范志朋教授、刘怡教授、胡冰教授等为代表的学科带头人,发挥引领作用,在各自的学科领域建立起整体素质、学历层次、专业水平、知识结构、年龄结构等方面均衡发展的创新团队。医院拥有院士、突出贡献专家、享受政府津贴专家、国家万人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奖励基金、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奖励基金、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使命”计划、“登峰”计划等高水平的优秀人才,承担多项专业级、省部级课题。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2项。
北京口腔医院将努力加强软硬件的建设,紧抓迁建契机,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智慧的发展理念,力争实现建设国外一流专科医院的目标,成为北京市“口腔疑难疾病诊疗中心”、“重大新技术应用中心”、“高水平的科研创新中心”和“高层次的人才培养中心”。医院也将努力促进北京市口腔医疗服务公平可及,整体提升医院综合实力与服务能力。口腔医学院将在学校的指导下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培养更加优秀的口腔医学人才,为祖国的口腔医学事业贡献力量!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市口腔医院交通路线
医院地址:北京/北京市/东城区/天坛西里4号
咨询电话:010-57099114
邮政编码:10001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市口腔医院怎么走?
乘车路线:84路 ; 104路 ; 106路 ; 108路 ; 110路 ; 111路 ; 116路 ; 128路 ; 夜10路内环 ; 夜10路外环 ; 夜18路 ; 夜21路